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这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lvmh”的企业,已被几家信用评级机构下调评级,理由是其债务有难以偿还的风险。
根据山东如意毛纺织服装集团(以下简称如意集团)2018年实际控制人邱亚福制定的计划,该企业将于2019年10月推出一个名为如意的高端时尚企业品牌,以巴黎和米兰市场为重点。他想不到的是,一年后,企业面临的不是新的企业品牌,而是债务危机。
5月15日,如意科技旗下的日本服装企业品牌名扬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据日本媒体报道,名扬目前背负着1.29亿美元的巨额债务。两个月前,名扬宣布未能从如意科技收回53亿日元(约3.4亿元人民币)的未偿债务。
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这家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lvmh”的企业,已被几家信用评级机构下调评级,理由是其债务有难以偿还的风险。标准普尔全球评级2019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三个月,如意集团母公司山东如意科技集团(以下简称“如意科技”)将有47亿元人民币的不重复债务到期还款。在未来12个月(至2020年第四季度),公司将有70亿元的银行贷款和25亿元的到期债务。
如意因为被降级,炒掉了其中一家信用评级机构。然而,这未能阻止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3月16日晚,上海清算所也发消息称,未如期收到如意集团一张中期票据的付息资金。该票据发行于2019年3月,面值10亿元,债务期限3年,票面利率7.5%。包括此次债券,如意集团已在市场上发行了4只债券,总余额超过54亿元,全部将在未来12个月到期。
如意没有按期支付超过融资债。2月,以色列男装制造商bagir声称,如意科技未能支付2017年收购bagir应付款的剩余100万美元;3月,路透社还援引4位消息人士的话说,如意科技母公司山东如意时尚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如意时尚”)在宣布收购瑞士奢侈品品牌bally后,承诺的6亿美元融资仍未到位。
短短半年时间,如意目前尴尬的形象和这几年不断收购各种国外奢侈品牌留下的丰富印象已经完全不同。
自2010年以来,如意先后收购了多个服装企业品牌,从日本男装集团名扬到德国男装peine gruppe,从法国轻奢侈品集团smcp到拥有四个男装企业品牌的香港男装集团trinity ltd,以及以色列男装bagir。最响亮的收购是在2018年2月宣布以6亿欧元收购瑞士奢侈品企业bally 70%的股份。
最近一次对山东如意的公开收购也是企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资金,发生在去年2月,当时以26亿美元(约合17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美国英威达服装和高端纺织品业务100%的股权。企业拥有著名的面料企业品牌莱卡。
这些收购总共花费了350多亿元。如意入选德勤“2017年全球奢侈品百强”前20名。2018年,彭博社(Bloomberg)写了一篇题为《小心,lvmh的中国版马上就要来了》的报道,其中特别警告了哪些“在亚洲认可度高但表现不佳的企业品牌”,比如普拉达(prada)和萨尔瓦托勒·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
但是,如意集团目前的危机比普拉达和萨尔瓦托勒·菲拉格慕要紧急得多。
2020年4月,邱亚夫在接受vogue business采访时,试图澄清过去如意做过哪些外资收购,目标并不是成为“中国的lvmh”。与两年前他向另一家媒体彭博(Bloomberg)描述的企业战术相比,这种说法被大大颠倒了。
通过这个企业利用收购手段使其业务量快速增长的过程,很容易看出问题的根源,而根据公司同期的实际经营业绩——收购拼凑出来的规模,大多只是一个假名或假象。
杠杆损失
外界提到“山东如意”,其实就是“如意制”的意思。
目前,如意在法国、日本、香港和mainland China有四家上市公司:如意集团、立邦(香港)、名扬(日本)和smcp(法国)。其中除了如意部的业务,从事毛纺织、棉纺织业务的如意集团,其余三家都是如意近10年收购的服装企业,如意将其整合打包进入资本市场。
要了解如意的运营手段,首先要了解如意部的结构:以如意集团为核心的多层控股体系。
如意集团的前身是济宁毛纺织厂,1972年成立的地方国企,2007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如意科技通过一系列mbo方案,直接和间接控制了如意集团59.2%的股份。如意科技的控股公司如意时装,在90年代济宁毛纺厂厂长邱亚福手里。结果56岁的邱亚夫成为上市公司如意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在三层资产结构中,如意集团的毛纺织业务是整个“如意部”的资金来源,如意科技和如意时尚是近几年频繁出国销售的实际投资者。
但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数据来看,如意集团实际上可以用几乎为零的资金进行收购和扩张。
2015年之前,该企业唯一的收入项目是销售纺织面料,唯一的产品类别是“精纺呢绒”,即在纯羊毛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其他纤维制成的服装面料。2010年邱亚夫团队开始海外收购时,企业年收入仅为5.1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5570.5万元。
济宁市国资委仍持有如意毛纺织(如意集团第二大股东)16.13%的股权。而且中国财政部控股的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也持有如意毛纺31.86%的股份。如意的“大小”能力,主要是利用好地方政商关系背书带来的产业资金、银行贷款、债务融资。
收购莱卡可以说是展示融资能力的经典例子。
2017年初,如意控股启动莱卡收购项目时,山东省政府正在推进“新老动能转换重大项目”,设计了规模为6000亿元的“新老动能转换基金”。投资对象是所谓的新一代新闻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莱卡被认为是一种新材料,与羊毛、棉花等纯天然纤维完全不同。
为此,山东如意与山东新动能基金共同成立“新动能如意股权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如意基金”)。根据2019年4月山东省财政厅官网一份题为“如意集团:基金”编织“新动能”的信息稿,为了在2017年收购徕卡项目,如意基金投资20亿元,其中4亿元。金融诱惑基金“政府增加了信任,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根据公开信息,如意利用了净资产只有26亿元的如意集团,从银行获得了约20亿元的短期贷款,发行了价值25亿元的公司债券,最终吃到了估值179亿元的交易主体莱卡。
基于有限的公开新闻,虽然无法完全了解如意未上市部分的资本实力,但从其核心面料业务的低利润和自身规模可以推断,该企业的收购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资本博弈——与万达、安邦、HNA、复星、和美、七匹沃等许多2010年以来走出国门进行收购的中国企业的打法并无不同。
过度依赖短期债务的弊端在2019年爆发,并非没有原因。
从2018年开始,随着HNA和万达出海战术的迅速收缩以及安邦的解体,各地的金融机构都在推动“去杠杆化”。在公告中,和美集团表达了政府“去杠杆化”新政策对企业“买买”战术的影响:“2018年,受国家政策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暂停了现有贷款的授信业务,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和美曾经和如意一起竞标过bally。2018年融资变得困难后,和美终止了对温州威震百货的收购。
我再也不能讲中国故事了
即使没有2018年金融机构紧急的“去杠杆化”行动,山东如意也将更难让人相信其“帮助西方企业品牌在中国获得新的增长点”的精彩故事。
愿意与如意捆绑在一起、一路抛掉的投资者,以及接受M&A计划的西方企业品牌,都被它的“中国故事”所打动。
这是一个由“轻奢+中国市场”组成的故事剧本。麦肯锡的报告显示,2008年至2016年间,中国消费者在国外消费的奢侈品数量占国内人口奢侈品消费总量的3/4。这意味着随着西方奢侈品销售的放缓,中国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巨大市场。与此同时,由于顾客关心价格,价格在300美元左右被认为“买得起”的奢侈品成为一种替代选择。据光大证券相关报道,2016年全球奢侈品市场规模为1000亿欧元,占整个奢侈品市场的40%。2010-201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19%,高于奢侈品市场7.73%的增长率。;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起步较晚,但也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
经常被如意当模特展示的例子是法国时尚集团smcp。该公司拥有maje、sandro和Claudie Pierlot三个奢侈品牌,售价均在200-400欧元之间。如意在2016年收购了该公司,然后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三个企业品牌相继进入天猫和JD.COM,并在中国的线下市场开设了数十家新店,带动smcp同期销售额翻了一番。
但“轻奢”并不是山东如意一开始就确定的收购方向。2019年6月,如意集团宣布将从间接控股股东如意时装(Ruyi Fashion)手中收购旗下多个服装企业品牌,包括gieves & hawkes、kent & curwen、cerruti 1881、d & 39;Urban和aquascutum,2017年被如意时尚收购。转让给如意集团的目的是为了将这个a股上市实体包装成“奢侈品时尚企业国际品牌运营平台”。这是如意第一次决定提出“轻奢”的立场。在此之前,其自我定位和收购目标始终集中在“高端”、“男装”等模糊关键词上。
山东如意最早的标杆企业不是lvmh,而是意大利男装品牌Dzheniya。后者与如意有着相似的背景——它最早是由意大利人杰尼亚(ermenegildo zegna)在20世纪10年代创立的,到了20世纪60年代,他的两个儿子接手业务,推出了同名的服装企业品牌。这个企业品牌后来成为高端男装企业品牌的代表。
如意出身于毛纺厂,一直在努力建立自己的品牌,以更高的利润率进入产业链的下游。2000年,山东济宁毛纺织厂决定打造一个除了羊毛面料以外的服装自主企业品牌,但并没有扬名。2011年,如意集团推出两个自有高端成衣企业品牌——皇家如意和英迪拉。之后,一系列新的名字被添加到这个名单中:鲁加纳王国,山鹰和乐鄂生活。然而,其财务报告从未披露这些未知自有企业品牌的销量。
私企品牌快速发展受挫后,邱亚夫在2018年11月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山东如意将通过收购建立“中国版LVMH”。
路易威登也是一个企业品牌,从一个行李箱开始,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集团。但山东如意前期的“高端男装”企业品牌并不多,所以如意能讲的故事只有“中国市场”。Smcp在这方面好像挺成功的,但是不容易复制。
在被收购之前,smcp的收入连续六年增长超过20%,其企业品牌也有着良好的企业品牌认知度。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上,桑德罗和马杰在服装销量和店铺数量方面均位列全球前十。但是如意手里的其他目标却有相反的情况。2010年收购日本名都的时候,亏损了十几年,香港立邦控股亏损了三年。
smcp的成功只能证明如意的选货眼光不错。但山东如意和路易威登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只有厂家的经验,从未成功推出过企业品牌。lvmh最初是一个企业品牌,第一个由企业建立的企业品牌是路易威登。
如意作为产业链中的上游公司,无论是整合能力还是自身零售能力,对被收购的服装品牌帮助有限。
名声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据日经中文网今年3月报道,名扬进入山东如意后,40多家企业原有品牌缩减至不到一半,通过关停亏损业务一度提升业绩,但如意并没有帮助其实现真正的增长。2011年,名扬和如意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计划开设1000家店铺销售名扬休闲男装。然而,由于业绩不佳,2014年所有商店都关门了。名品总裁评论说,山东如意“缺乏零售经验”,名品“不适应中国的商业惯例”,因此,如意无法成功地将名品打入中国线下业务的“黄金地段”。
管理一家面料厂、经营一个企业品牌和领导一个时尚集团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业务。一是以价格效率为核心,二是解决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品牌梯队。一位接近巴利交易的人士告诉《中国商业新闻》,如意没有一个零售团队来管理集团层面的所有收购企业品牌,每个品牌仍在独立运营。
难以回馈的行业
制造大佬往往以利润率“微笑曲线”为由提出转型,但这可能只是现有工厂订单达不到更高水平的借口。
从历年的毛纺业务中拉出如意集团的收入,可以看到2010年这个业务的规模是5.01亿元,发展到2018年很快,业务规模不是上升而是下降,只记录了4.83亿元的收入。
这个尺度的峰值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容易找到新客户,迫使企业进行收购,寻求外部成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近10年来如意收购数十家服装企业品牌,并没有帮助其呢绒业务在系统内获得太多订单。
据财报显示,多年来,如意的毛纺产品市场60%以上都在国内,只有30%到40%左右的产品销往国外。这与该公司多年来在国外市场努力争取的收购策略不一致。
在如意毛纺织业务的收入结构中,前五大客户每年购买量约占40%。2015年之前,如意每年都会公布五大客户的企业名称。除了最大买家如意科技(约20%)和每年上榜的新日铁住友金属有限公司外,其他主要客户的采购关系都不稳定。出现在客户名单上的公司包括中国男装、宁波罗蒙、温州庄吉服装等。有传言称,阿玛尼、巴宝莉等企业品牌都购买了令人满意的面料,但这种消息并没有出现在令人满意的财务报告和高级管理团队的对外讲话中。
当一个企业一半的命脉掌握在四五个不那么稳定的大客户手里的时候,就不容易说是好企业了。2015年后,如意集团不再公布前五名客户的具体姓名。
2020年第一季度的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以如意科技为主的如意集团的债务危机。虽然当地政府打算拯救这家给当地带来无数光环的公司,但目前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缓解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体经济形势的压力。此前,根据Caixin.com 2019年9月的一份报告,在民营企业连续发债如雷的背景下,山东省申请政府救助的民营企业数量已达到2000至3000家。
去年10月,国有企业济宁市以35亿元人民币收购了如意科技26%的股份,成为仅次于如意时尚的第二大股东。但据《中国时报》报道,今年1月,济宁市向济宁仲裁委员会申请资产保全,请求冻结济宁如意高科技纤维材料(以下简称“如意高科技”)44.21%的股权,该股权是如意以179亿元全资收购美国invista徕卡项目的内资企业主体。
这些信号表明,一场令人满意的金融危机可能比外界想象的更严重。2019年上半年,如意科技通过出售资产获得31亿元现金。截至目前,其在上市公司的股份几乎全部被质押。标准普尔预测,该公司未来可能出售的资产包括巴基斯坦一家电厂、一个商业综合体以及山东省的土地和工业地产持有的50%股份,以及表现最佳的投资项目如意集团的股份。
如意用了三年时间完成对莱卡的收购。原计划是以如意高辛为主体,尽快登陆科技创新板块,摆脱背后的一系列债务压力。2019年6月,如意在其济宁总部召开“如意徕卡科技创新板上市启动会”。同年8月,如意为赞助商和承销商打造了盛大的签约仪式。但此后外界一直没有听到如意在科技创新板上市的任何进展。
现在济宁城投已经被法院批准,冻结了如意高新近一半的股权。这个动作不仅会切断如意潜在的融资来源,还会引发徕卡项目背后其他资金方的变化——还记得如意利用外部资金组织一个小而广的团队赢得项目的过程吗?无论初衷是长期经营还是资本运营,一旦大部分收购资金来自外部财团,就不得不遵循“资本需要通过上市套现”的游戏规则。
否则,没有人愿意在下一次收购中伸出援手。
上一篇:「营销心得」平面媒体发稿发布:洋河终端销售已恢复5成以上,称去库存仍为当下主题,再表彻底处理市场问题决心
下一篇:「营销心得」软文推广:教育部回应学区房价钱暴涨:正在推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
标题:「营销心得」软文营销:山东如意称得上“中国版LVMH”吗?
地址:http://www.wenfangge.com/rwfb/13240.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