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别人身体倍儿棒,你却总跑医院?
近来隔壁老李头天天在小区晨跑,六十岁的人愣是跑出了二十岁的架势。反观咱们这些天天捧着保温杯的年轻人,腰酸背痛倒成了家常便饭。这医疗健康新闻啊,就跟吃饭喝水似的,中心看你怎么挑对胃口。今天咱们就唠唠,怎么把干燥的医疗学识写成让大家看了就停不下来的健康指南。
一、医疗软文的底层层次是啥?
说白了,写医疗软文就像给人看病——望闻问切缺一弗成。你问啥叫望闻问嵌┱急,咱掰开了揉碎了说:
① 望:锁定目的受众
比如说要写糖尿病饮食,就别扯什么健身达人,得瞄准家里顿顿红烧肉配米饭的"三高准备军"。就像我二舅妈,自从看了篇《糖友也能吃的八大硬菜》,当初做糖醋排骨都用代糖,血糖愣是稳住了。
② 闻:找准痛点痒点
年轻人怕猝死就聊"熬夜自救指南",中年人怕体检异样就写"三高逆转实录"。前阵子有个爆文《程序员颈椎自救指南》,光批评就有2000多条"这不就是我吗"。
③ 问:自问自答设套
万万别当百科全书,得学胡同大妈唠嗑。比如说:"胰岛素打了就停不下来?错!这5类人实时干预能逆转",你看这问法,是不是勾着你往下看?
二、三大黄金法则让笔墨会治病
案例1: 协和医院那篇《防癌食谱大全》,为啥能刷屏友人圈?人家把干燥的营养数据变成了"红肉要如许吃才稳当"的实操贴士。
法则一:故事比道理好使
别整什么"炊事纤维推进肠胃蠕动",要说"王大妈吃了一个月燕麦,厕所时间从半小时缩到5分钟"。你看,画面感这不就来了?
法则二:数字会谈话
"天天快走30分钟"不如说"天天快走相当于消费1碗白米饭"。再比如说"本商品有效率85%"太虚,换成"100个试用者里,85人三周奏效"才有压服力。
法则三:对比表格最抓眼
咱直接上个硬货对比:
传统写法 | 高手写法 |
---|---|
本药可降血糖 | 餐后血糖从12降到6的法门 |
提议适量锻炼 | 天天跳绳500次=少吃1碗饭 |
留意饮食油腻 | 照着吃,奶茶照喝不误 |
三、避坑指南:这些雷区踩不得
上个月某养生号翻车事物还记得吧?就是那篇《天天两斤绿豆治百病》,终局吃出好几个肠胃炎的。写医疗软文最怕啥?
① 伪迷信坑人
什么"量子速效减肥仪"、"纳米磁疗枕头",这些听着高大上的词儿,十有八九是智商税。记着:带国药准字的才靠谱。
② 使劲过猛吓人
"再不看这篇你就得癌"这种标题,看着就让人想点举报。不如改成"做好这三件事,癌症见了都绕道"。
③ 专业术语堆砌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升高"这种天书,咱个别老百姓看了只想摔手机。换成"血管里的垃圾超标了",这不就门儿清了?
四、独家秘笈:让受众追着你要续集
前阵子帮社区医院写的《三伏天养生指南》,愣是把门诊量增强了30%。秘诀就仨字——接地气!
① 节气养生日历
立秋该吃啥、霜降要防啥,按月给受众排好健康课表。就跟追剧似的,到点就等着更新。
② 方言梗植入
比如说写颈椎保健:"别当低头族,小心颈子僵成老坛酸菜",这可比庄重科普好记多了。
③ 互动小测试
文末加个"你的生涯方式能打多少分?",答完自动天生健康报告。数据说这种玩法转化率能翻倍。
最后唠点切实的
客岁帮某三甲医院做的《体检报告红绿灯解读》,阅读量破百万的法门就一句大瞎话:把医生嘱咐的话,翻译成人话。当初看那些满屏专业术语的软文,就跟看天书似的——你说你都看不懂,凭啥让大爷大妈转发家属群?
对了,近来看到个有意思的数据:带真人案例的医疗文章,珍藏率比纯科普高68%。以是下次写"高血压防治",别光列数据,讲讲张大爷怎么靠走路把药量减半,保准受众看得进去。你品,你细品,是不是这一个理儿?
标题:医疗健康软文怎么写?三招教你抓住读者心肝脾肺肾
地址:http://www.wenfangge.com/rwfb/93824.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