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如何在微信公众号写出刷屏级白酒软文?12个实操干货

【文章开始】

你辛辛苦苦写了篇白酒推文,自己挺满意,结果发出去阅读量才几百?还被老板吐槽像产品说明书?痛不痛? 更扎心的是,刷朋友圈看到同行那篇白酒软文,明明感觉也就那样,结果10W+?凭啥啊!搞不明白这玩意儿怎么写才“对味”,是吧?哎,今天咱就把这事儿唠透了。

为啥你写的白酒文,别人看不下去?

你得琢磨琢磨,读者为啥要点开一篇讲酒的公众号?真为了看你这酒用了啥高粱、发酵多少天?别傻了...大家是为了获得价值,或者被戳中情绪。看看那些失败的案例,问题其实挺集中:

  • 干货堆砌变说明书:“我们精选红缨子高粱,12987工艺,陶坛储存五年”... 读两句就想划走。
  • 自嗨式吹嘘: “千年传承、窖池珍贵、大师亲酿”... 空话连篇,毫无实感,读者免疫了。
  • 看不懂的“行话”轰炸:“酒体丰腴、窖香幽雅、层次感丰富”... 普通人谁懂?只会觉得装。
  • 没有“人味”,冷冰冰: 通篇都在讲酒,没故事、没情感、没温度,看完就像喝了杯白开水。

说到底,这是典型的卖方思维作怪,光顾着自己想说什么,忘记读者需要什么、爱看什么、能信什么了。信息爆炸时代,你写的不是“酒”,是注意力争夺战里的“钩子”


别不信邪!用户就吃这几套!

那好喝的“白酒软文”到底是啥味儿?拆解了几百篇爆款后,我发现它们就像那杯好酒,有门道:

  • 讲人话!讲人话!讲人话!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什么“馥郁芳香”,你说“一开瓶,屋子里一下子就飘满那个粮食香,带点甜味,鼻子一抽就知道是好东西”,这不就接地气了?
  • 故事才是最好的引子: 用户买酒,买的往往不光是味道,是背后的情绪和身份认同
    • 老板创业故事: 那个放弃百万年薪去山里酿酒的老张头,喝他的酒是不是感觉特别有情怀?读者就想:这人有点“轴”,酒应该差不了。
    • 用户真实反馈: “第一次见岳父,带的这瓶,老爷子喝高兴了,直接开柜拿了珍藏...” 这种代入感,比你说一万遍“适合送礼”管用。
  • 别装B,真诚点! 现在读者多精啊,一点套路都闻得出来。比如:
    • 说说这酒的小缺点(当然不能是硬伤):“这酒劲儿确实有点大,头回喝别贪杯,后劲上来走路打飘,反正我同事老李试过...” 反而显得真实。
    • 坦白自己的选择逻辑:“说真的,市面上好酒不少,为啥选中这款推给大家?一是老板实诚没乱定价,二是他们那个窖,我去看过真有点年头...”
  • 让视觉替你加分:
    • 别再用假模假式的摆拍了!工厂实景、工人劳作、甚至开瓶倒酒那“一线入喉”的动态视频,真实感就是信任感
    • 数据对比图要直观:不是干巴巴列出参数,用柱状图比比同价位其他酒的基酒年份占比,一眼就知道优势在哪。当然,这个数据的来源需要可靠,不然容易翻车,这点咱后面会提。

爆款软文的本质,就是披着“信息外衣”的“情绪共振器”。你得先让人有感觉,才可能去研究你产品到底咋样。


手把手教你:写一篇能卖货的白酒软文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直接上模板,往里填东西就行!这篇主要讲一个新品牌如何突围的写法:

  • (开头钩子 - 冲突开场): “去年中秋家宴,我花两千块买的某名酒,竟被三叔家那瓶‘土酒’比下去了???”(制造悬念+冲突)
    自问: 这名酒真不行吗?自答: 不是,是这些年大家都喝习惯了,反而忽略了一些踏实做味道的小众好酒。直到这次...让我发现了X品牌。
  • (人设故事 - 赋予灵魂): “辞职信拍桌上!那个离开茅台的技术大拿,只为一个近乎偏执的想法...” 讲讲品牌创始人的初心(比如复原一个快消失的独特工艺),强调他的“轴”和专业背景。配上他在车间满头大汗盯着酒醅的照片。
  • (破解痛点 - 精准打击): “好酒≠天价!喝懂这几点,你也能轻松挑到高性价比口粮!”
    • 用户痛点: 小白想买好酒,但怕被坑,价格雾里看花,不知道钱花得值不值。
    • 我的方案:
      1. 认准核心产区(比如赤水河边): 简单粗暴,大环境决定下限。
      2. 看基酒年份占比: 甭听商家忽悠“XX年老酒”,看他敢不敢标清XX年以上基酒占比多少(插一张他们产品配料表或宣传材料清晰标注的图)。
      3. 工艺不神秘,关键看舍得: 点出他们是正宗坤沙(或XX特定工艺),耗时长、出酒率低、成本高,但风味足、喝着顺
      4. (转折处) 不过话说回来,年份占比高当然好,但这也意味着成本飙升啊! 那小品牌怎么生存?其实他们的模式是砍掉中间层层溢价,没那么多营销费用压身上, 价格自然能下来。(主动暴露小品牌的定价优势逻辑)
  • (真实体验 - 感官描写): 描述你品尝过程:“第一口下去,哇,那股力道!从舌尖‘噌’地窜上来,但不是辣喉咙那种硬冲...是温润包裹着舌头,像...(打个接地气的比喻,比如‘小时候爷爷热米糊糊上面那层厚膜的口感,带着温乎劲儿’)。下咽后,砸吧下嘴,丝丝缕缕的回甘,像含了颗甜话梅核...” (让读者在脑子里“尝”到味道)。
  • (价值锚定 - 塑造划算感): “说实话,这味道和口感,市面同档次名酒起码得XXX起吧?” (找一个市场认知度高的同品质酒对标,形成心理价格锚点)“但我们因为是自营渠道,限时活动价只要 XXX!”(制造紧迫感)+ 赠品/保障(下单送小酒版尝鲜,XX天退换无忧)
  • (用户证言 - 强化信任): “第一批客户咋说?(截取真实用户评论):
    • “本来图便宜试试,结果惊了!囤了两箱过年!”
    • “口感很干净,不上头,现在我爸只认这个酒!”
    • (这里做个修正) “A平台很多评价说喝完第二天不头疼,或许暗示它的杂质控制做得不错?” (将绝对化的“这证明是好酒”改为存疑表述)。
  • (促单指令 - 简单明确): “库存不多!真懂酒/想尝尝靠谱好酒的,直接点下面小卡片 ↓↓↓ (链接按钮) 别犹豫,不好喝我头给你当球踢(玩笑脸)!现在下单,还有额外小惊喜...”(限时限量+赠品+轻松语气)

小心!这3个坑一踩就废!

写嗨了也别忘了避雷,微信生态里白酒推广的禁忌一点不比传统媒体少,甚至更严:

  1. 吹疗效、打擦边?必死无疑! “保肝护胃”“延年益寿”?醒醒!平台机器人分分钟就给你封了!最多说说酒质纯净,喝后舒适(比如不口干、不上头),点到为止。
  2. 数据来源不清?信任崩塌! 你说你基酒五年占比80%,依据在哪?有权威检测报告能放背书吗?具体检测方法能否公开?说不清的话,精明的酒友立马质疑你是骗子。这个知识盲区必须注意!(主动暴露知识盲区:权威检测报告和可溯源机制非常关键,但如何让读者便捷验证?这点很多品牌做得不够透明。)
  3. 过度美化,翻车更狠! 图片修得妈都不认识?故事编得离奇曲折?在人均列文虎克的时代,别低估网友的“找茬”能力。一旦被发现失真,口碑直接崩盘。真实才是长久之道。

终极秘籍:把自己当酒腻子,别当小编!

写这玩意儿,最忌“端着”!你得:

  • 放下“甲方心态”,多喝多聊! 别光盯着自家酒吹,去和酒友侃大山!知道他们在群里吐槽什么酒又涨价了,羡慕什么渠道好价淘到宝。用户语言库都在日常聊天里。
  • 积累你的“感官词库”! 下次描述酒体,别只会“入口绵柔,落口甜”,试试“舌尖像被软绒绒的毯子包住”或“咽下去后嗓子里像有小颗冰糖在慢慢化”。精准的、接地气的通感比喻,杀伤力巨大!灵感哪来?多喝!认真记录!
  • 持续收集“用户证言”: 用户的真实反馈(好评截图、复购原因、小故事)是最好的内容燃料。建个文档专门收集,用的时候信手拈来,说服力MAX。
  • 测试!测试!再测试! 一篇软文效果怎么样?看评论互动!看后台咨询关键词!看链接点击转化率!看最后的成交单数! 数据会告诉你,哪种开头更抓人,哪种故事更能打动人,哪种促单方式更有效。持续复盘,不断优化。

你看隔壁老王,前脚还在愁自己家小酒厂打不开销路,公众号做得半死不活;后脚就咬牙换了个“酒鬼+文案”做内容,半年多时间,愣是把个企业号弄得粉丝嗷嗷叫,订单刷刷来。核心?就俩字:用心+真诚。 别把用户当韭菜割,把故事讲真、讲好、讲进人心里,再配上点实在的干货和好产品,人家自然愿意买单。

想偷个懒?我这整理了一份 《白酒软文避坑指南+100条真实用户评论金句模板》,全是实操中提炼出来的硬货。关注公号“XXX”(后台回复【白酒钩子】),直接拿走用!能省不少摸索的时间。

说到底,写出有卖相有卖劲的白酒软文,本质上是场与用户的味蕾对话和心理共鸣。套路或许能吸引一时,唯有真诚的故事+过硬的产品+精准的表达,才能让这杯酒越喝越有味道,让人念念不忘。

【文章结束】

上一篇:如何制作软文软件?从零开始手把手教你搞

下一篇:如何增加软文阅读量?这7招亲测有效


标题:如何在微信公众号写出刷屏级白酒软文?12个实操干货    

地址:http://www.wenfangge.com/rwfb/97588.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