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稿写软文:普通人也能掌握的流量密码
【文章开始】
你见过那种文章吗?看着像分享经验、吐槽生活,结果读着读着,诶?怎么突然开始夸某个产品了?而且夸得还挺自然,让你忍不住想搜一下试试?对,这就是软文!但今天咱聊的不是随便发朋友圈那种,是正儿八经投稿到平台或媒体的软文。为啥要投稿?自己发不行吗?呃... 这里面门道可多了!
一、 啥是“投稿写软文”?它跟硬广有啥区别?
简单说,投稿软文就是把广告包装成有价值的内容,投给目标平台(比如公众号、知乎、小红书、行业网站),让编辑觉得“嗯,这内容不错,能发”,然后读者看了也觉得“学到了”,顺带知道了某个产品。
硬广 vs 软文:
- 硬广: “买它!现在打折!限时优惠!错过等一年!” —— 目的赤裸裸,用户一看就烦,手指一滑就过去了。
- 软文: “最近熬夜加班,皮肤状态差到爆!试了N种方法,最后靠这3个小技巧+一款小众精华救回来了...” —— 核心是提供价值(护肤技巧),植入产品(精华)只是顺带一提,像分享经验。 用户更容易接受,甚至主动询问产品信息。
所以,投稿软文的关键在于:让编辑愿意收,让读者愿意看,让广告藏得深(或者说,融合得好)。
二、 为啥非得“投稿”?自己发不行吗?
好问题!自己发当然可以,但投稿的优势太明显了:
- 蹭平台流量和信任度: 你个人号发,可能就几百个好友看到。但投稿到大号或平台,人家几十万、几百万粉丝,曝光量天差地别!而且,平台自带权威光环,读者会觉得“能在这发的,内容肯定靠谱”,无形中提升了对你推荐产品的信任感。
- 精准触达目标用户: 不同平台聚集不同人群。投稿前研究清楚,你的目标用户爱看什么号?投那里就对了!比如母婴产品投育儿号,数码产品投科技测评号。
- 内容质量背书: 能被编辑选中发布,本身就证明了你的内容有价值,不是瞎忽悠。读者更愿意认真看下去。
- 省心省力(相对): 虽然写稿费脑细胞,但一旦被采纳,发布、推广这些事平台帮你做了,你只需要坐等流量进来。当然,前提是稿子够好。
三、 怎么写出一篇编辑抢着要、读者爱看的投稿软文?
这才是核心中的核心!别急,咱们一步步拆解。
第一步:选题!选题!选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自问: 编辑为啥要收我的稿子?读者为啥要点开看?
- 自答: 因为你的稿子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能提供价值!能引起共鸣!
- 怎么做?
- 痛点切入: 找到目标用户的真实困扰。比如职场新人焦虑、宝妈育儿难题、年轻人脱发困扰...
- 热点借势: 结合当下热门话题、节日、社会现象。比如“春节送礼指南”、“后疫情时代如何提升免疫力”。
- 提供干货: 分享实用的技巧、方法、经验总结。比如“3步搞定Excel复杂报表”、“亲测有效的5个存钱妙招”。
- 独特视角: 老话题也能写出新意。别人都在说A,你从B角度切入。
记住:选题决定了稿子的生死线! 编辑每天收一堆稿子,一个平庸的选题,内容再好也可能被淹没。
第二步:结构清晰,引人入胜
别一上来就王婆卖瓜!好的软文结构像讲故事:
- 开头钩子: 用痛点、疑问、惊人事实或小故事抓住读者眼球。比如:“月薪5000,如何在北上广深活出体面?我摸索了1年,发现这3点最关键...”
- 展开痛点/问题: 把读者的“痛”描述清楚,让他们觉得“对对对,我就是这样!”产生共鸣和继续阅读的欲望。
- 提供解决方案/干货: 这是文章的核心价值所在!详细、真诚地分享你的经验、方法、技巧。 这部分要足够硬核,让读者觉得“学到了”、“有用”。
- 自然植入产品: 在分享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把你的产品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或“帮你解决问题的工具”带出来。 比如:“在尝试了各种方法后,我发现配合使用XX产品,效果事半功倍。它的XX成分/功能,正好能解决XX问题...” 重点讲产品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单纯夸它好。
- 升华总结/行动号召: 再次强调核心价值,可以给出行动建议,或者展望未来。植入可以更明显一点,但别太硬。比如:“解决XX问题不是一蹴而就,选对方法,用对工具(比如XX产品),坚持下去,你也能像我一样...”
第三步:植入技巧——软文的“灵魂”
怎么把广告藏得深,融得好?这是技术活!
- 场景化植入: 把产品放在一个具体的使用场景里描述。比如写旅游攻略:“在XX景点暴走一天后,回到酒店,用XX品牌的便携泡脚盆泡个脚,瞬间满血复活,第二天又能继续逛!”
- 解决问题型植入: 前面强调问题有多烦人,后面引出产品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解决”,而非“产品”。
- 体验分享型植入: 以用户视角分享真实使用体验和感受,优缺点都可以提(显得更真实),但优点要突出核心卖点。比如:“这款APP我用了一个月,界面设计有点老气,但它的XX功能确实强大,帮我节省了至少一半的时间...”
- 数据/效果背书: 如果有客观数据或效果对比,会更有说服力。比如:“使用XX方法(配合XX产品)一个月后,我的睡眠质量提升了XX%”。
- 避免: 生硬地罗列产品参数、功能;过度吹嘘;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毫无铺垫地突然插入广告。
关键:让产品的出现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是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硬塞进来的异物。
四、 新手投稿最容易踩的坑!
别光看成功的,失败的教训更宝贵:
- “硬”伤不改: 广告意图太明显,编辑一眼看穿,直接Pass。读者也反感。
- 自嗨式写作: 只顾着夸自己产品多牛,完全不考虑读者想看什么、需要什么。内容没价值,植入再软也没用!
- 忽视平台调性: 给严肃的财经媒体投一篇满是网络用语的表情包软文?或者给活泼的小红书投一篇学术论文风的稿子?研究平台风格和读者喜好是投稿前的必修课!
- 不研究投稿要求: 字数、格式、主题偏好、投稿邮箱... 每个平台要求不同。不按规矩来,写得再好也可能石沉大海。
- 缺乏耐心: 投稿一次被拒就放弃?被拒稿是常态! 分析原因,修改,再投。或者换一个平台试试。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连续被多个编辑拒绝,那可能真得好好反思下稿子质量了... 具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有时候自己很难看清。
五、 一个(可能不太严谨但能说明问题的)小案例
假设你推广一款小众护肤品(精华)。
- 失败投稿(自嗨硬广): 《XX精华,地表最强美白神器!7天白一度!》 → 编辑&读者:呵呵,又来个吹牛的。
- 成功投稿(痛点+干货+软植):
- 标题: 《熬夜党自救指南:我是如何从“黄脸婆”逆袭成“灯泡肌”的》
- 内容:
- (钩子)加班、追剧、带娃... 熬夜成了常态,脸越来越黄,毛孔粗大,粉底都盖不住!
- (痛点展开)试过各种大牌美白产品,不是没效果就是过敏,钱花了,脸更差了,绝望...
- (干货分享)后来我调整了思路:内调+外养+防晒! 重点讲“外养”:温和清洁、基础保湿、针对性改善暗沉。在“针对性改善暗沉”部分,提到:“尝试了成分更温和的XX精华(产品植入),它的XX成分(比如烟酰胺、VC衍生物)对改善暗沉比较有效,而且质地清爽不粘腻,我这个敏感肌用着也没负担。坚持用了大概一个月,配合规律作息(内调),感觉肤色透亮了一些...”
- (总结)改善暗沉是持久战,选对产品(再次点一下XX精华),耐心坚持,好气色会回来的!
你看,整篇都在讲“我”的熬夜护肤经验和干货,精华只是作为“外养”环节中的一个有效工具被提及,编辑觉得内容实用,读者也觉得学到了东西,对产品产生了兴趣。这或许暗示,真诚分享价值才是软文的王道。
写在最后
投稿写软文,绝对不是简单的“把广告词写长点”。它是一门融合了内容创作、用户心理、营销技巧的手艺活。核心在于:利他思维。 先想着怎么帮读者解决问题、提供价值,再考虑如何把产品信息巧妙地、不招人烦地融入进去。
别怕失败,多写、多投、多总结。研究平台、研究用户、打磨内容。当你写的稿子既能帮到别人,又能达到推广目的,被编辑采纳,被读者喜爱时,那种成就感,杠杠的!
行动起来吧!下一个靠投稿软文玩转流量的人,说不定就是你。
【文章结束】
标题:投稿写软文:普通人也能掌握的流量密码
地址:http://www.wenfangge.com/rwfb/98133.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