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为啥有人愿意花两台iPhone的钱买块能掰弯的屏幕?」这事我去年也想不明白,直到亲眼见着做外贸的老王——他边蹲马桶边用折叠屏批合同,展开的屏幕刚好能并排显示PDF和计算器,那架势跟华尔街操盘手似的。现在这玩意儿从商务圈火到学生党,三星最新款折叠机预售当天居然秒光,咱们今天就来掰扯明晰这折叠屏的生存法则。

价钱劝退?先看账本怎么算
你肯定听过这种吐槽:「买台折叠屏够买两台旗舰机了」。但数码城黄老板的账本泄露玄机:买折叠屏的顾客里,42%原来都是「双机党」。做直播的小美就是典型,以前左手直播手机右手提词器,现在一台设备搞定,光支架钱就省了八百多。

说个反常识的数据:折叠屏网民平均换机周期比直板机长7个月。这事好比买真皮沙发——看着肉疼,用着用着发现回本了。北京某数码博主做过暴力测试,铰链开合八万次还能正常采用,按每天开合100次算,够你折腾两年半。

展开的屏幕藏着新活法
早高峰地铁上见过最绝的用法:小哥把折叠屏掰成L型,上半截刷剧下半截回微信。这种「分屏骚操作」现在被年轻人玩出花——考研党左边看网课右边记笔记,宝妈上半截监控婴儿房下半截逛淘宝。

三星这回搞的「悬停拍摄」有点东西,手机放地上能自动调成45度仰角,拍美食再不用搬凳子垫脚。我试过在火锅店用这招,拍出来的毛肚居然带景深效果,隔壁桌大姐当场问型号。

折痕焦虑怎么破?
「用久了会不会变皱纹屏?」这一个症结去年劝退三成潜在买家。但测验室数据挺打脸:最新UTG玻璃经历改良,折叠十万次后折痕变动不到0.1毫米,相当于A4纸对折的压痕深度。

更狠的是民间测试——搞机大神「折腾哥」往铰链里灌过可乐,用砂纸磨过屏幕,结局这机器愣是扛过了咖啡渍、钥匙划、乃至被家里二哈当磨牙棒。说实话,现在这做工比三年前靠谱多了,想一想初代折叠屏的塑料感,科技进步确实肉眼可见。

应用生态才算是隐形战场
买折叠屏最怕啥?买回来发现软件都是拉伸版。这次三星和应用厂商联手搞事情,比如说某购物APP的「平行视窗」,左边商品列表右边详情页,比电脑端还直观。

还有个隐藏福利:炒股软件能同屏显示八支自选股,这视野堪比专业操盘手。认识个炒币的哥们,他说展开屏看K线比六个手机拼一起还带劲,诚然我不碰那玩意,但这场景听着确实心动。

维修成本这道坎
「换一个屏得四千块?」这事得这么看——现在旗舰机动不动修个屏也需要两千多,折叠屏诚然贵点,但官方推出了「折痕险」。广州有个网民摔了三次屏,最后算下来均摊到每天的成本,跟喝杯奶茶差不多。

最让我意外的是二手商圈行情,去年发布的折叠机现在还能卖六成价钱,比同期直板机保值率高15%。数码贩子老刘说现在收折叠屏比收苹果稳当,毕竟这玩意辨识度高,拿出去就是行走的广告牌。

小编说一句掏心窝的话:折叠屏就像二十年前的笔记本电脑,刚开始都觉得是商务人士的玩具,现在不也人手一台?那些说「用不上」的,可能还没碰到需要同时处理三个窗口的抓狂时刻。要说缺点嘛,放裤兜确实比直板机鼓,但想一想能少带个平板出门,这买卖不亏。

上一篇:七点十分的鸡飞狗跳,两个儿子的晨间交响曲

下一篇:万昌大米凭啥让皇帝都点赞?300年老米种的逆袭密码


标题:万元折叠屏是智商税还是真香机?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rwfb/87792.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