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为什么你的防疫标题总被划走?

刷了三年短视频的你,有没有发现个怪现象——同样讲戴口罩的重要性,有人发"请佩戴口罩"没人看,换一个"不戴口罩的后果有多可怕"立马10万+?其实这里藏着个玄机:防疫标题的实质是情绪触发器,得让受众在0.3秒内产生"必须点开"的冲动。

(摸着下巴回忆)去年帮社区改防疫标语时,把"勤洗手防病毒"改成"你家孩子洗手可能白洗了",咨询量暴涨3倍。这说明好标题要像钩子,能勾起人的好奇和焦虑。


情感共鸣型标题怎么造?

上个月某医院公众号的爆款案例值得细品。他们没直接写"疫苗接种通知",而是用"错过今天这针,可能要等三个月"的标题,当天预约量破史实记录。这种标题的秘诀在于制造紧迫感+具象化后果

普通标题VS情感共鸣型标题对比

类型案例点击率
普通型冬季防疫指南2.1%
感情型家里老人这样取暖最危险15.7%

(突然想起个冷学识)抖音防疫类视频的数据显示,带"你家"二字的标题互动量平均高出普通标题83%。


数据支撑型标题的魔法

去年深圳某街道的防疫推文突然刷屏,标题是"0.5㎡的防疫漏洞让整栋楼被封"。这条标题的成功要素有:

  1. 具体数字:0.5平米比"留意卫生"更抓人
  2. 场景代入:每个住户都担心自家情况
  3. 后果警示:直接关联封楼结局

后来他们又推出"7步洗手法漏1步=白洗"系列,防疫学识普及率从38%飙到91%。


悬念式新闻标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某防疫App的运营总监跟我透露,他们测试过三种标题:

  1. 疫情防控新政令
  2. 这3类人最易被感染
  3. 你家的冰箱可能正在培养病毒

第三种标题的打开率是前两种的5倍。悬念式新闻标题的核心在于打破常识认知,让人产生"这不可能"的质疑冲动。


温情路线如何不翻车

今年初有个暖心案例:社区用"张阿姨的防疫日记"连载推文,记录独居老人的防疫日常。最火的一期标题是"儿子教我视频买菜,我却买回三包盐",既温情又带幽默,转发量破10万+。这一类标题要把握真实故事+生活细节的尺度。


避雷指南:这些标题千万别碰

帮公司审稿时常见三大翻车类型:

  1. 恐吓过度型:"不戴口罩必死无疑"(引发恐慌)
  2. 虚假承诺型:"三天彻底消灭病毒"(违反广告法)
  3. 品德绑架型:"不接种就是害人精"(引发抵触)

去年某品牌因采用"防疫差生榜单"标题被约谈,损失超百万。


本人观点

做了五年健康传播,发现最佳效果的防疫标题都有个共同点——像邻居聊天般自然。与其不假思索编华丽辞藻,不如把居委会大妈催打疫苗的唠叨变成文字。下次写标题卡壳时,不妨试试这一个土方法:把手机递给家里长辈,让他们用方言说防疫提醒,保准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就像上周帮生鲜平台改的"送菜小哥的防护服能防啥",其实是配送员吃饭时随口抱怨的真心话。

上一篇:防疫软文怎么写才能让人记住?3个反常识技巧

下一篇:防疫险怎么选才不踩坑?平安E生平安·疾无忧三大版本实战解析


标题:防疫软文标题怎么写才抓人眼球?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rwfb/92941.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