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什么是粉丝经济?用最通俗的话说,培养自己的粉丝群,通过粉丝挣钱。现在到处谈商业价值,不赚钱就是流氓。不过我印象中最早的粉丝经济来源于“我们追超女是哪几年”。超级女生的名字充满了食欲:玉米、凉粉、盒饭。粉丝们的头像挥舞着手臂,粉丝们争相诉说。这些粉丝群体的凝聚力和行为孕育了粉丝经济的雏形。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比如超女冠军李宇春,再一次让粉丝兴奋,在新浪微博上卖新歌卖铃声,让粉丝享受音乐赚钱,从而玩粉丝经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粉丝经济发生了变化,粉丝群体成为明星吸引资金的重要方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形式。明星当然想挣钱,粉丝愿意花钱。超女已经十几年了,粉丝经济现象依然存在。但是目前不光是明星玩,产品厂商也开始懂得玩了。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为自己说话”的聚美优首席执行官陈欧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省钱。通过他明星般的公司身份,陈欧的团队拍摄自拍广告,参与网络电影和综艺节目,赚取销售额,低价高效,赢得了大量忠实粉丝。雷军、任志强、潘石屹、马云等很多公司都是通过自我营销的方式来经营粉丝经济。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小米玩的最好


如果粉丝经济最好的是小米手机,估计没人反对。


2012年9月28日,小米公司通过微博对外宣布,小米手机销量达到400万部。9月20日第三轮购买,4分12秒内30万台小米手机售罄,刷新了之前的记录,让业界目瞪口呆;小米的第二代工程机也在9月22日限量发售,官方版本在10月中下旬发布。与其他手机厂商相比,小米企业正以接近“卫星”的速度快速发展。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不到三年,小米手机就做出了神话。第一,2012年夏天,以估值40亿美元的融资,创下中国公司全年融资最高纪录;随后,小米科技宣布2012财年出货量为719万台,销售额(含税)达到126亿元。一家成立不到三年、产品仅销售一年多的初创公司,已经成为数百亿元人民币的俱乐部之一,这在全球初创公司中是独一无二的。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大多数人都把小米的成功解读为饥饿营销的结果;有人更直接地称之为变相期货模式,即锁定客户预付款,延期交货。而产品发布时的超高性价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使得销售产品的利润超高。小米只是以比现在更低的价格赚到了接下来几个月的实际利润。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但实际上,小米因为价格低、配置高,很难快速成为神话。更传奇的是700多万手机,是500多万忠实的小米粉丝——“米粉”。


小米的销量归功于“粉丝经济学”的胜利。雷军曾经说过“小米90%的客户都在用饭聊”,这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就是饭聊前期积累的特色已经耗尽,有多少客户愿意为此买单?


其实“米粉”还是疯了。雷军承认,小米手机成功的关键有三个:创业团队、创新、粉丝经济,其中粉丝经济是最重要的因素。小米移动成立的时候,雷军为前进的道路绘制了蓝图。通过网络培养粉丝;通过手机顶层配置吸引客户,强调性价比;手机销售只通过互联网销售;在商业模式上,不要以手机的利润为目标,而是利用网络商业模式来积累口碑,建立企业品牌,然后把手机变成渠道。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据统计,截至2014年4月,新浪微博上小米企业粉丝268万,小米移动粉丝878万。借鉴苹果的“天才吧”,小米在全国各地设立了数十家“小米之家”,成为新媒体推广的良好线下延伸。在小米之家,客户可以自带手机,完成手机的售后维护,还可以时不时为当地米粉举办一些活动。小米借鉴了车的模式,把米粉的消费方式变成了聚会和娱乐的方式,使米粉成为一个群体。创业初期,小米手机不被认可,米粉有压力,但“打压”让他们抱团捍卫这个企业品牌。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数码控制发烧友普向首席执行官透露,小米的操作系统miu在制造手机之前拥有3000多万客户,其中包括数百万外国客户。小米首先赢得了系统的口碑,积累了大量粉丝,这是一个技术特性。价格特征更大。成千上万单个产品销售都能找到价格最低的代工厂,这就是生产原则。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管理智慧新媒体张兴旺认为,小米的人都在用小米,内部对小米非常热情。雷军并没有把小米的成功全部说出来,只是说了方法上的小把戏,小米并没有系统总结背后的真实真相。但在总结小米的成功时,还是有人将其归因于价格特点、基于粉丝的产品生产和供应管理、粉丝中的产品试错、近零库存法,这些因素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价格。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没有企业品牌,没有粉丝


80年代的商业生态比较直接,很多商家认为只有“价格战”才能赢得粉丝的需求。格兰仕就是很好的证明。但随着互联网的社会化,很难招架上万粉丝的容量,很难在贴吧、微博、微信“塞”嘴。


业内人士认为,低价打造的粉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粉丝。性价比获得的企业品牌价格在业内一直受到质疑,基于价值观认可的企业品牌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偏好性。


粉丝需要不断被刺激,才能被吸引,被激活。随着新的企业品牌和新闻的出现,之前流传下来的某个企业品牌的现有“粉丝”可能很快就会被同行吸引走,原来的“粉丝”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死粉”。


在新闻爆炸的时代,任何一个企业品牌都需要想方设法不断的去触碰和吸引现有消费人群的大脑,去“刺激”和“激活”他们对企业品牌的理解,就像把鲶鱼放在沙丁鱼的船舱里,不断的刺激沙丁鱼不断的游动,增加氧气的摄入,保持新鲜的生命。尤其是当某个企业品牌在硬件上没有新的东西和亮点时,更需要在传播或营销上创造东西或话题,形成新的鲶鱼动力,激活“粉丝”。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企业品牌无所谓高低,偏好不一定是拥有绝对话语权后的选择。在评价一个性价比高的企业品牌是否有粉丝效应时,可以看到顾客购买后是否愿意分享推荐,是否有价值认同,是否有偏好。如果你能用一个企业品牌来代言和宣传自己,自然会被分享和推荐。这就是粉丝经济。”广东广告有限公司企业战略总监刑艳平告诉首席执行官。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她还是不认可“粉丝经济”这个词。“网络时代的崇拜感被大大削弱了。每个人都追求平等的对话权,都是企业品牌的朋友。粉丝经济最好的部分不是企业品牌吸引粉丝,而是企业品牌搭建的平台。粉丝和粉丝互相温暖,互相交流,建立双赢,就是互联网时代的部落经济。个人更喜欢‘部落经济’。”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那么,公司的品牌如何在粉丝之间灵活衔接,既能维持粉丝,又能不断扩大战果呢?第一,企业品牌要走下神坛,把自己当人,就像顾客一样。粉丝不被管理,互相吸引,互相关注。在这个核心理念中,可以邀请客户参与产品设计,产品内部测试,企业品牌可以自嘲,粉丝可以批评,粉丝可以见面。二是单向的企业品牌到粉丝模式转化为网状互动模式。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企业品牌是粉丝的精神和情感归宿。换句话说,没有企业品牌就没有粉丝。顾客体验思维是企业品牌的精神关怀。深度营销的核心是人性,两者相互促进。粉丝云推动企业品牌价值快速传播。企业品牌为粉丝云注入内涵,粉丝经济的本质是网络趋势下的企业品牌经济。”研究过粉丝经济的姜水坦言,“没有企业品牌就没有粉丝。”

「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上一篇:「营销心得」创立公司 企业品牌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下一篇:「营销心得」可口可乐:映照企业品牌人格 让报告“去严肃化” 塑造要从表到里


标题:「营销心得」让企业品牌从粉丝中崛起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a/rwfb/13671.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