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仪还处于产业化初期,相关技术的适应性和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测试。大规模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国将调整公路工程附属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更好地支持车辆的部分或全部自动化运行。这意味着已经进入工业化初期的自动驾驶将在硬件和软件上得到进一步的支持。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部了解到,《适应自动驾驶辅助设施的公路工程通用技术规范》目前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该规范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编写,许多技术单位、大学、华为和高德公司参与了编写。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认为,目前公路工程附属设施的技术要求首先是与人的生理和心理优势相比较,目的是保证车辆安全平稳行驶。自动驾驶需要特殊的技术规范来支持车辆的自动驾驶。
适应自动驾驶的公路工程附属设施通常包括交通安全设施、公路管理设施和其他相关附属设施,包括高精度地图、定位设施、路边计算设施等。目前,这些行业的公司参加R&D路试。
适应自动驾驶辅助设施的公路工程新闻交互基本结构图来源:《适应自动驾驶辅助设施的公路工程通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认为,考虑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交通环境相对封闭,路面结构更平顺,道路线形更平顺,相对于其他等级公路更有利于实现部分或全部自动驾驶功能。同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安全设施和管理设施更加完善,更容易升级,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经济因素等快速发展阶段。现阶段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自动车道起步为宜。
根据上述技术规范,未来公路工程附属设施将具备车路通信,通过无线通信互联网实现车辆与道路附属设施之间的新闻交流;有交通标线、标志、护栏等基本要素,每100米相对误差不超过0.1米;有数字交通标志标线、自动车道、观测监控参考站、高精度定位控制站等。
去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纲要》确定,要加强智能联网汽车(智能汽车、自主驾驶、车路协调)的研发,形成独立可控的产业链。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推进交通设备智能检测、监控和运维技术的应用。
《纲要》提出推进大数据、网络、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数据资源快速发展,使交通成为可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交通服务网络、能源网络和新闻互联网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建设普遍适用、先进的交通新闻基础设施。到2035年,智能、安全、绿色、共享交通的快速发展水平将显著提高;到本世纪中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科技创新能力、智力和绿色水平的规模和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
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为世界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方向。摄影/张克
2018年4月,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了《智能联网车辆路试管理规范(试行)》,首次从国家层面规定了自动驾驶路试的规定。截至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已根据《管理标准》制定了实施细则,发放了100多份检测许可证。交通部还成立了自主驾驶专项研究小组,跟踪国内外自主驾驶的快速发展,并组织了一系列调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还支持上海、京冀、重庆、杭州、浙江、长春、吉林、武汉、湖北、无锡、江苏、成都、四川、长沙、湖南、广州、广东等地建设智能网络化汽车试验示范区。
据《第一财经记者》报道,目前,地方和公司层面都在大力宣传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4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宣布,45辆自驾车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营并向社会开放。这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军械装备集团近日宣布,将投资10亿元建设l4无人平台,计划2025年完成。建成后将主要生产L1-L4智能驾驶汽车,预计年产值40亿元。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此前在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208号建议的复函中表示,自主驾驶仍处于产业化初期,相关技术的适应性和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测试,大规模商用还需要一段时间。
上一篇:「营销心得」【软文推广】瑞幸咖啡:企业正配合市场监管部门了解经营情况,全国门店正常运营
标题:「营销心得」【营销软文】支撑自动驾驶产业化 我国拟规范公路工程附属设施建设
地址:http://www.wenfangge.com/rwfb/13455.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