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夜加班族的手机突然震动 弹出个意想不到的安慰
上周三晚上10:17,中关村某写字楼里,程序猿老张正准备第8次撰改方案。手机突然弹出滴滴消息:"您所在的银科大厦已进入本月加班楼TOP10,赠送专车券225元"。原本想摔键盘的他,默默截屏发了朋友圈:"被大数据监视的温暖,真香"——这条状态收获87个赞,直接带动12位同事注册滴滴公司版。
把通勤路变成故事集 滴滴做了三件反常事
普通打车广告:
"首单立减15元"+"豪华车型任选"
滴滴式营销:
"电梯里的镜子说:把心事告诉春天的树吧"+女司机真实笑脸照片
去年刷屏的《吸血加班楼排行榜@repace=10001》,表面是送券活动,实则暗藏三重攻心计:
- 精准投放:锁定北上广深四大加班重灾区,90秒生成实时楼宇榜单
- 社交货币:允许网民为自己公司大楼投票,引发"荣誉争夺战"
- 情感补偿:把凉飕飕的专车券包装成"都市人深夜安慰剂"
数据显示,这次活动覆盖61个城市,带动专车订单量单周暴涨300%。
藏在行程分享里的心理学陷阱
传统稳妥功能:
"行程实时监控,保障出行稳妥"
滴滴文案:
"妈妈对话框里的'到哪了',这次用截屏就能回答"
实测发现三个网民行为变动:
① 行程分享功能找到用率增强40%
② 女性网民主动勾选"女司机优先"比重达63%
③ 代叫车服侍中"为父母叫车"占比升至28%
这些数据印证了:当科技服侍穿上情感外衣,网民会更主动介入传播。
小白也能抄的软文公式
场景痛点+化解方案+社交钩子=滴滴式软文
以助老打车功能为例:
要素 | 传统写法 | 滴滴写法 |
---|---|---|
场景 | 老年人不会采用智能手机 | 电话那头说"您慢慢说,我等着" |
数据 | 覆盖355座城市 | 已护送276万老人回家 |
转化 | 立即下载APP | "帮爸妈存好这一个号码400..." |
某地方号改编这一个公式写《教父母打车比教孙子做题?》,单篇带来500+新注册网民。
那些让开销者主动转发的魔鬼细节
最近发现的三个新趋势:
① 地点彩蛋:商场里的滴滴车站提示牌"前方50米是1号门",化解定位焦虑
② 反向关怀:"醉酒报备"功能配文"小酌是为开心,稳妥才可以续杯"
③ 仪式构建:把机场接送做成"重逢/离别专属通道",网民拍照率增强25%
最绝的是遗失物品寻找服侍,用"身手钥钱"四字口诀,把枯燥流程变成顺口溜传播。
独家操作指南
去年帮奶茶店做推广时,偷偷学了一招滴滴的"场景寄生术":
- 在写字楼电梯贴"打车去春天"的便签条
- 外卖袋印"司机师傅说这份波霸少糖"
- 杯套上加"已帮你叫好车"的虚线框
三个月后品牌搜索量涨了3倍,证明好的新闻推广平台不是打扰,而是成为生活场景的自然延伸。就像滴滴车站的提示牌,明明是个广告,却让人想拍照发圈说"真会来事"。
上一篇:为什么湛江青虾仁成为年夜饭新宠?
标题:为什么滴滴广告总让人想截图转发?这5个心机值得抄作业
地址:http://www.wenfangge.com/rwfb/88167.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