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软文怎么写?掌握这3个关键核心才能吸睛又赚钱
【文章开始】
你猜猜看,刷到一条内容后,决定是否点下“关注”这个按钮,大多数人需要多久思考?答案是——通常 不到3秒!就在昨天,刷到一个账号在推新款狗粮,文字写得挺华丽,图片也精美,但我压根没想点关注。为啥?因为通篇都在讲狗粮多好多厉害,跟我这铲屎官每天的“麻烦”有啥关系?狗子挑食、泪痕重、掉毛烦死了,这些痛点呢?
这问题不是个例。很多人,特别是企业号运营者,头疼死了:“关注软文怎么写?明明发了不少内容,粉丝增长就是卡壳!” 他们费劲心思写的“软文”,用户看完压根没有“关注”的冲动。今天咱们就来深扒一下:怎么写出让人忍不住想点关注的软文?真正的关注型软文,核心压根不是卖货,而是卖“下一次看到你的机会”。
一、 “求关注”?用户为啥不买账?先避开这些雷区
很多人一提到写引导关注的软文,思维就固化了。结果往往是踩坑不自知:
- 雷区1:刷屏叫卖型 ——“快关注我,有福利!” 效果:用户烦死了。
- 错误本质:把“关注”等同于“即时促销信息接收器”。用户没理由为了偶尔的促销,忍受日常的信息轰炸。
- 雷区2:卑微乞求型 ——“新号求关注,跪谢了各位!” 效果:显得没价值。
- 错误本质:过度放低姿态,用户感知不到“我关注你能得到什么实际好处”,缺乏价值感。
- 雷区3:自嗨型 ——“我们公司十年历史,关注了解更多荣耀!” 效果:用户一脸懵。
- 错误本质:从“自我”角度出发,用户只关心:“这账号,对我有啥用?” 解决我的问题了吗?让我开心了吗?给我新知了吗?
- 雷区4:干货轰炸型(伪) —— 堆砌一堆知识点,最后硬塞个“关注我,学更多”。
- 错误本质:内容看似有用,但干涩无温度、没记忆点。用户吃完“干货”,擦擦嘴就走,没有情感联结。你就像个没感情的工具人。
看到这些雷区了吧?本质问题是:“关注”这个行为,对用户意味着一种“投资”。他付出的是未来的时间成本和信息流位置,他当然期望有价值的回报。核心是 “利他性价值的持续提供承诺”,而不是单次的促销。
二、 真正有效的关注软文:抓住这3个黄金内核
怎么写才能让人心甘情愿点关注?绝不是结尾加个生硬的引导就完事。你得把“关注”的理由,像打桩一样,深深敲进用户脑子里。靠这三点:
-
核心一:精准戳痛点 + 给解药
- 不要泛泛而谈。你必须精准定位目标用户当下最痛的1-2个问题。
- 举个栗子??:不是“职场秘籍分享”,而是“老板凌晨12点发消息必须回?这3招教你设置回复边界!”。这个“痛点”(被老板不合理要求压榨)非常具体,解决方案(设置边界)也很明确。
- 怎么做?
- 深度了解你的目标人群:他们在抱怨什么?最焦虑什么?朋友圈在吐槽啥?
- 软文主题聚焦这个单一痛点。开头就点破:“还在为 [具体痛点] 发愁?别担心...”
- 给出清晰、可操作、马上能用的解决方案(哪怕只是部分的)。让用户真实感受到:点开这条内容,瞬间解决了困扰我好几天的难题! 下次他有类似问题,自然想再找你。
划重点:痛点越细,解药越明确,效果越好!
-
核心二:展现“人设力”与专业信任感
- 用户关注你,不仅是为一次解药,更是相信你未来还能持续提供价值。
- 怎么建立这种信任?在软文中展示你的专业度、独特视角或有趣的灵魂。
- 举个案例: 某主打“懒人速成美食”的账号。它的关注软文绝不是“关注我,教你做菜!”。而是:“外卖吃腻了?冰箱剩菜+10分钟=这盘超下饭的销魂炒面![过程图]我,一个曾经锅都烧糊的懒人实测有效,秘诀就是…” 这篇文展现了:1. 同是懒人(共鸣);2. 有成功经验(可信度);3. 方法简单(实用性)。
- 关键点:
- 融入个人真实经历/态度: “我试过”、“我也经历过…”、“我个人觉得…” 拉近距离。
- 展示专业深度(接地气版): 不是说术语,是告诉用户“为啥这个技巧管用”,哪怕简单提一句。
- 保持风格一致性: 是幽默风趣?是严谨细致?形成稳定预期,用户知道下次还能看到什么“味儿”的内容。
-
核心三:设计“下次还想见”的钩子
- 一次性的解决方案给完了,用户可能就走了。怎么勾住他?暗示或者明示“未完待续”的价值。但这个钩子要自然!
- 错误钩子(生硬): “想看更多干货?关注我!”
- 高级钩子(自然有期待):
- 埋下相关问题的伏笔: 结尾可以说:“解决了 [当前痛点A] 是不是觉得轻松不少?[痛点A] 往往连着 [痛点B] 这个更隐蔽的问题,下期咱们重点聊聊如何彻底根治 [痛点B]…”
- 预告独家系列/工具: “今天的10分钟懒人炒面是入门版,关注我,下期解锁这个酱料的万能公式,拌啥啥香!”
- 创造“获得感”闭环: 结尾鼓励用户简单实践一下刚学的方法,邀请分享结果(可在评论区留言),并提到后面会针对留言反馈再优化内容。
三、 关注软文实操工具箱:结构、人话与巧妙引导
理论懂了,落到纸面上怎么操作?
-
吸睛标题:价值+好奇
- 直接告诉他好处:“省钱”、“省时”、“避坑”、“解决XX难题”、“学会XX招”
- 加点悬念/反差:“90%的人用错了方法…”、“老板不喜欢的员工,往往更易晋升?”
- 例子对比:
- 平:如何提升写作水平?
- 优:当众讲话就发抖?3个“不紧张”说话术,嘴笨也能侃侃而谈!
-
开头:直击痛点,引起共鸣
- 别绕弯子!第一句就戳。
- “你是不是也这样…” + 具体痛苦场景描述。
- 或者 “最近老遇到这样的情况吧?”
- 制造“哇,这就是我”的瞬间认同!
-
正文:讲人话、列要点、给干货
- 人话!人话!人话! 重要事情说三遍。别装,别掉书袋。就当在跟朋友聊天。
- 逻辑清晰用分点: 别堆砌大段!用数字或小标题分割,比如:
- “首先,问题出在哪?”
- “其次,这2个办法亲测有效”
- “最后,注意这个小坑别踩!” 用 * 隔开要点 ***
- 嵌入个人特色/小故事: “我之前用这个方法,当时就搞砸了,因为没注意第二步…所以你们切记…” 这种小翻车故事反而增加真实感和亲和力。效果往往比全篇成功经验更好。
- 给可执行的建议: 哪怕一小步,让他立刻能做的。比如不是只说“要复盘”,而是给出一个“下班前5分钟填写的简单复盘表格模板”。
-
结尾引导关注:要自然丝滑
- 最忌生硬切换! 要从正文内容自然过渡过来。
- 方法一:延续价值+预告
- 例(接某职场技巧文):“掌握清晰表达这一项技能,沟通效率翻倍真的不难。沟通中的另一个大坑是‘情绪上头怎么谈判?’,关注我,下周分享如何心平气和地把‘锅’甩回去的实战技巧。” 或者“下次会具体拆解小王的成功案例,看看他是如何只用三个月,就掌握了与任何同事、领导和谐相处的秘籍?保持关注,不会错过”
- 方法二:强调长期价值+核心定位
- 例(接家庭教育文):“孩子的成长没有回头路,我们每天都在给他们塑造未来的样子。我在这里分享的都是作为老师和两个娃的妈一路踩坑总结的‘实战心得’,关注[账号名称],一起做成长路上的陪跑人,少走弯路多省心。” 这种方法可能暗示企业,长期价值才是关注的驱动力。至于用户最终关注后能否持续获得价值,说实话很多人坚持不了三个月输出...具体运营机制待进一步探究,不过话说回来,持续输出本身就是一种筛选。
- 方法三:设置一个小互动/福利(需有能力兑现)
- 例:“评论区留言分享你今天的实践感受/遇到的难题,我会选3个最典型的详细解答,下期发出。关注更容易看到回复哦!” (这招小团队用可能... 回复速度跟不上?)
四、 写在最后:一个意想不到的线下场景小启发
你有没有在街边遇到过那种特别会拉客的店?不是强买强卖,而是老板一句话就戳中你。比如,有家不起眼的凉皮店,挂了个小牌:“热得吃不下饭?尝口冰凉筋道,五块钱开胃不占肚。” 这个牌子厉害在哪?精准场景+小痛点解决+最低行动成本(只要五块钱尝一下)+ 语言极短极口语。
写关注软文,其实类似。不是喊口号“快来关注我,我很棒”,而是站在用户必经的“路口”(信息流),在最恰当的时刻,用最精准的话告诉他:“你此刻正需要的小药丸,我这里有配方。以后类似麻烦,我这常备着解药。点一下关注,咱就算认识了?”
就像那个凉皮店,用户记住味道好+老板实在+下次饿了不用多想,自然会选择再来。
【文章结束】
上一篇:关心妻子:婚姻幸福的秘密钥匙
标题:关注软文怎么写?掌握这3个关键核心才能吸睛又赚钱
地址:http://www.wenfangge.com/rwfb/97163.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