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企业软文写作秘诀:如何让客户主动找上门?
【文章开始】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刷手机时,看到某些公司的宣传文章,明明知道是广告,但就是忍不住想点进去看看,甚至看完还想分享给朋友?为什么有些公司好像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就是能在你心里留下印象,甚至让你觉得它“挺靠谱”?这背后的秘密武器,很可能就是一篇好的企业软文。
企业软文,说白了,就是公司用来“讲故事”的文章。它不像硬广那样直接喊“买我买我”,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把公司的理念、价值、产品的好处,悄无声息地“种”进你心里。听起来挺玄乎?别急,咱们一点点拆开来看。
一、软文到底“软”在哪?硬广为啥让人烦?
先问个核心问题:为啥现在大家看到弹窗广告就想关,看到推销电话就想挂?
答案其实挺简单: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被各种“买这个!”“选那个!”的噪音包围,早就烦透了。硬广就像在街上硬塞传单给你的人,不管你需要不需要,先塞了再说。这种强制的、打断式的信息传递,天然就让人反感。
那软文呢?它讲究的是“润物细无声”。比如:
- 它不是直接卖产品,而是分享解决方案: 不说“我的空调制冷快”,而是讲“夏天如何让家里老人孩子睡得安稳?这些小技巧很实用”,最后才提到自家空调的恒温静音技术。
- 它不讲公司多牛,而是讲用户的故事: “一个宝妈创业的辛酸与喜悦”,故事里自然融入了她使用的某款企业管理软件如何帮她节省时间。
- 它提供价值,而非单纯推销: 一篇教你“如何挑选真正环保的装修材料”的文章,里面顺带介绍了自家符合标准的环保涂料。
软文的“软”,核心在于它先建立信任和共鸣,再传递商业信息。 它更像是在提供一份有用的“礼物”,而不是伸手要钱。
二、好软文长啥样?关键要素大拆解
写出一篇让人愿意看、记得住、甚至想行动的软文,需要哪些“料”?咱们来列个清单:
- 钩子够不够“勾人”?
- 开头至关重要!用一个问题、一个反常识的观点、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瞬间抓住眼球。比如:“为什么这家街角小店,能靠一杯奶茶年入百万?”(提问式)或者“90%的企业都忽略了,这个成本黑洞正在悄悄吞噬利润!”(悬念式)。
- 内容有没有“真货”?
- 别整虚的!干货、洞察、独特的视角才是硬通货。读者很聪明,是不是在糊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分享实用的技巧、行业的趋势分析、真实的案例(哪怕是小故事),都能提升价值感。
- 故事讲得“动听”吗?
- 人天生爱听故事。把冷冰冰的产品功能、公司理念,包装在真实或具有代表性的用户故事、创业故事、品牌故事里,会更容易打动人,也更容易被记住。想想看,你是更容易记住“我们的服务响应时间小于30分钟”,还是“深夜两点,客户系统崩溃,我们的工程师小王冒雨打车1小时去现场解决”的故事?
- 语言够不够“人话”?
- 别端着!用大白话、口语化的表达。想象你在跟朋友聊天,而不是在写工作报告。适当用点网络热词(别滥用)、带点小幽默,甚至允许一点点口语化的“嗯…”、“其实吧”、“话说回来…”这样的停顿和转折,显得更真实自然。避免一堆晦涩的专业术语堆砌。
- 核心卖点“藏”得好不好?
- 记住,软文的核心目的是传递商业信息,但不能太直白。把你想让用户知道的公司优势、产品亮点,巧妙地融入在有价值的内容或故事中。让读者在获取价值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收到你的信息,甚至产生“哦,原来他们能做这个”的认知。生硬的植入,是软文的大忌!
三、写软文?别犯这些“致命”错误!
软文写起来有讲究,踩了坑,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 自嗨过头,不顾读者: 通篇“我们公司历史悠久”、“我们技术领先”、“我们荣获XX大奖”… 读者关心的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要时刻想着:读者能从这篇文章里得到什么?
- 标题党,内容水: 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把人骗进来,结果内容空洞无物,或者跟标题严重不符。这只会消耗读者的信任,下次看到你的标题直接跳过。标题要吸引人,内容更要配得上标题。
- 过度吹嘘,虚假宣传: 把产品吹得天花乱坠,无所不能。这不仅违反广告法,一旦被识破或用户体验不符,对品牌是毁灭性打击。真实、适度地展现优势,留有余地反而更可信。 比如,与其说“绝对行业第一”,不如说“在XX细分领域,我们服务了上千家客户,口碑还不错”。
- 缺乏重点,信息杂乱: 一篇文章什么都想说,结果什么都没说清楚。一篇软文最好聚焦一个核心主题或卖点,讲深讲透。什么都想塞进去,读者反而啥也记不住。
- 忽视渠道和对象: 发在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和发在行业垂直网站的文章,风格、深度、侧重点肯定不一样。给投资人看的和给终端消费者看的,更是天壤之别。写之前,先想清楚:写给谁看?发在哪里?
四、案例时间:软文怎么“悄悄”起作用?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吧。假设有家小公司,做有机蔬菜配送的。
- 错误写法(硬广味): “XX有机蔬菜,天然无污染,营养更丰富!现在订购享8折!” (读者:哦,广告,划走。)
- 软文写法(可能): 标题:《都市白领的“菜篮子”焦虑:如何让孩子吃上放心菜?》
- 开头:描述一个职场妈妈忙碌一天后,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却担心农药残留的蔬菜时的无奈和焦虑。(引发共鸣)
- 中间:聊聊现代农业的现状(点到为止,不说教),分享几个挑选蔬菜的小技巧(提供价值),然后引出“其实,有群人在做这样一件事…”(自然过渡),介绍自家农场如何坚持不用化学农药、人工除草、新鲜直送的模式(讲故事,融入卖点)。
- 结尾:不强求订购,而是提供一个“免费试吃小份体验装”的入口,或者说“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关于健康饮食的小知识”。(温和引导)
- 效果: 读者可能因为“如何让孩子吃上放心菜”这个痛点点进来,学到了挑选技巧(觉得有用),了解了这家公司的理念和做法(建立认知和信任),最后可能顺手点个关注或领个试吃(产生行动)。虽然不能保证立刻下单,但品牌印象已经种下了。
五、软文效果咋衡量?别只盯着卖货!
很多人一提到软文,就问:“能带来多少销量?” 这…怎么说呢,软文的效果往往是间接的、长期的、多维度的。
- 品牌认知度提升: 文章阅读量、分享量上去了,知道你这公司、这品牌的人是不是变多了?搜索引擎上搜你公司名、产品名的人有没有增加?这可能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看。
- 用户互动与线索: 文章底部的留言互动是否积极?有没有人通过文章里的联系方式(比如微信号、官网链接)来咨询?这些潜在客户线索非常重要!
- 口碑与信任建立: 读者看完文章,对你的公司或产品是不是产生了好感?觉得你们更专业、更靠谱了?这种心智上的占领是花钱买广告很难短期达到的。
- 长期转化助力: 一个用户可能今天看了你的软文没买,但当他下周、下个月真的有需求时,他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品牌是谁?软文是埋种子,转化是收果子。 种子埋得好,果子自然来。当然,这需要持续的内容输出和积累。
不过话说回来,具体一篇文章对最终成交的贡献率到底有多大?说实话,这个精确计算起来挺复杂的,涉及到用户路径追踪、归因模型等等,这其中的具体量化方法,坦白讲,我也还在摸索学习中。 但可以肯定的是,持续产出高质量的软文,对企业的品牌建设和销售转化,绝对是有强大助力的。
写在最后:软文不是“速效药”
写软文,别指望发一篇就能爆火、订单接到手软。 它更像是一种“慢功夫”,是持续地、真诚地与你的目标用户沟通,提供价值,建立信任的过程。
它需要你:
- 真正理解你的用户(他们关心什么?痛在哪里?)。
- 挖掘自己独特的价值(你凭什么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 坚持输出优质内容(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
好软文,是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一座桥。 桥建得用心、建得稳固,走过去的人自然就多了。所以,别犹豫了,开始想想,你的企业,有什么好故事可以讲给用户听?
【文章结束】
标题:公司企业软文写作秘诀:如何让客户主动找上门?
地址:https://www.wenfangge.com/rwfb/97131.html
注明“来源:文芳阁”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文芳阁软文推广平台,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如有对内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0@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